“上帝是个女性。”
“耶稣是个黑人。”
“先知诺亚是个酒鬼。”
在一部无厘头纯粹恶搞的电影中出现这样一些颠覆传统的观念的举动,人们大可一笑置之。这样的电影对无神论来说,完全可以作为饭后谈资来调侃;对于虔诚的基督徒来说,也可冷眼视之,这样的娱乐电影也不可能动摇自己的信仰基础。但是,《怒犯天条》并不是这么简单的电影。在电影中各角色的本是搞笑的无厘头语言,却触及了人类自身存在的本元。稍微有心的人都能体会出在这种电影语言背后的智慧和哲理。这种智慧和哲理占据在人们的潜意识之中,他们无暇甚至不屑于触碰这些原本顾及到自身命运意义的智慧和哲理。然而,当人们试图从电影中获取娱乐元素、在随着电影的无厘头语言而爆笑时,无意中却受到这种智慧和震撼:不管是基督徒还是非基督徒,不管是有神论者还是无神论者。这也难怪这部电影受到宗教人士的抗议了。
一、形式的外衣
除去开头所提到的无厘头之外,《怒犯天条》还制造了大量的噱头:比如缪斯女神是个酒吧女郎,两位先知是性滥交者,最后的后裔是位堕胎所的女医生,那位话痨先知总是在喋喋不休地宣扬着自己的性理论。一些脏话在天使和先知的口中肆无忌惮,等等。在这些花里胡哨的无厘头之外,导演并没有对画面有独具匠心的构思。在一部具有魔幻(或折说神幻)色彩的电影之中,电脑特技的画面仅限于天使的翅膀和上帝的几束光而已,所谓的死神只不过比常人多长了两只角。情节构思简单粗糙,甚至有些不能自圆其说:生猛有力的那位沉默先知毫不费力的将两位堕天使掷出车厢,让人以为有神赐魔力;而在教堂一役中,一位堕天使就将包括两位先知在内的一群人打得落花流水。好在电影借助了宗教的神幻色彩,好在这只是导演借以吸引观众的形式外衣。形式的外衣下面的哲学和智慧或许让哲学家们不屑一顾,但对吾等平凡人而言却无异于当头棒喝,有醍醐灌顶之感。这正是这部电影的伟大和不可超越之处。导演之意在言外。
二、存在的前提
电影的故事始终都是在围绕着一个核心而推进。这个核心就是:要阻止两名堕天使企图通过教堂的神洞而进入天堂。这个理由是否也是导演有意制造的一个噱头呢?这个理由在电影中由天使长和最后的女后裔之间的对话来表现:
“如果他们成功了,他们就逆反了上帝的旨意。现在听仔细了,这一点非常重要:世间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是建立在一个前提上??上帝是完美无暇的。证明主错了,会反转现实中的一切,上下易位,黑白颠倒,存在将化为虚无。简单来说,如果他们进入了那间教堂,他们就会毁灭世界。”
在这个情节中,电影忽然变得肃穆而庄重,使人能够体会到天堂和世间的距离。导演为何要这样刻意而为之呢?
当我第二次看到这个情节时,似乎突然明白了导演的伟大构思和深刻寓意。人类的存在必须有一个前提,因为人了既然为“上帝”所创造,那么人类就必须承认这个“上帝”的完美无暇。那么在这里,这部宗教电影已经超越宗教的范畴了:这正如牛顿在论证天体运行规律时意在论证上帝的存在、伏尔泰认为如果没有上帝我们也必须要创造出一个上帝,一样。在这里你就可以将“上帝”理解为你所认为的一切:规则、理性,等等。如果这样说你还觉得不可理解的话,我就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就会明白承认人类存在的前提是多么必要:如果你是无神论者,我们就暂且把这个上帝理解为“自然”吧。“自然”创造了人类,或者说“自然”产生了人类,那么这里就有一个前提:“自然”必须是存在的,至少适合人类居住的“自然”是必须存在的。如果人类否定了这个前提的存在,就必然会遭受灭顶之灾!现在,“自然”这个“上帝”已经让骄傲的人类付出了代价??这个脆弱的地球越发的危机四伏环境恶化、人口压力、人类制造的核子弹可以将自己的种族灭绝,等等。所有这一切问题的存在,其根源都在于这么一点:人类忽略了自己存在的前提。
如果这部电影能够使观众意识到这一点,如果读者能够从这篇文章中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将这部电影称之为伟大的电影,将影片的导演称之为伟大的导演。这种伟大正是在于,他给了骄傲的人类一个善意的提醒,不要忽略自身存在的前提。在这里我们就可以把影片的导演一个睿智的哲人,而不是一位恶搞者。
三、为何而存在?
在影片的最后,最后的后裔向女性上帝提出了一个人类的终极问题:我们为何而存在?这种问题的极具危险性的。这是一个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开始开始思考而至今都没有得到确切答案的问题。所以,影片中的上帝并没有直接回答,而只是顽皮的、意味深长地用手指点了一下她的鼻子。如果观众有足够细心的话,就会发现作者是在试图回答这个问题的。下面笔者就试图梳理一下这部影片回答这个问题的线索。
1.在影片开始时,最后的后裔问天使长:他(上帝)是什么样子?天使长回答:很孤独,经常来到人间,有特有的幽默感。”
2.最后的后裔贝萨妮.斯洛恩质问天使长:当一些不易察觉的细小病痛逐渐损坏了我的子宫时,上帝到干嘛去了?当我丈夫决定他无法再和一个不能帮他养育孩子的妻子一起生活下去的时候,上帝干嘛去了?让主见鬼去吧。
3.堕天使总结人类的特点是:有良知,和短暂的生命。
4.当最后的后裔贝萨妮.斯洛恩得知自己怀孕时,自己的信仰危机马上消失了,说自己的信仰“已经多的快要承受不住了”。
这些情节很让人疑惑,却是解决这个问题(为何而存在?)的钥匙。如果试着用这个问题的答案来解释这些情节时,我们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影片对这个问题的解读只有一个字:爱。
上帝为何孤独?为何会来到人间?似乎只能有这一点来解释:上帝缺少爱。上帝来到自己创造的人间和孩童玩弹珠游戏,即是为了感受这种纯洁之爱。贝萨妮之所以产生信仰危机也是同样:她感到自己被爱抛弃了,于是便认为上帝抛弃了她。她怀孕的时候,体验到了自己的爱失而复得,于是说自己的信仰多得已经快要承受不住了。
堕天使失去翅膀之变成人类之后,在上帝面前幡然悔悟。影片似乎在向人类指明:人类,只有人类才具有良知和至爱。我想,这也正是这部无厘头影片背后隐藏的主题。然而,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人类逐渐失去自身存在的前提的现在,人类能否实现对自身良知的救赎呢?
兩個被上帝放逐的天使找到重回天堂的方法:通過天主教會許諾赦免任何罪惡的拱門。然而這樣做會證明上帝也會犯錯,進而造成世界毀滅,因此他們必須被阻止,這個任務降臨在耶酥僅存的後代身上,她在兩個想著要跟她打炮的「先知」,從天而降全身赤裸的基督的第十三個黑人門徒,以及創作出近年來二十部最賣座電影其中十九部的繆思的幫助下展開她的拯救世界之行...
一九九九年,什麼都要講求政治正確的年份,我們卻看到了政治最不正確的電影《怒犯天條》。翻譯得很不錯,但不是因為電影的內容,而是它似乎惹毛了很多虔誠的天主教徒。它不是在電影裡而是在電影外怒犯天條。
我們還是先來看看電影本身好了。看到一長串的演員名單,有找到你喜愛的演員嗎?千萬千萬不要因為你喜歡那個演員才來看這部電影。在裡面沒有任何一個角色有足夠的時間及機會發展出特色。那情節呢?這個宗教狂想曲的故事性平板得像嘉南平原的稻田一樣,或者是一個三流的國產軟體公司寫出來的三流 RPG ,故事的架構比我國中的實驗小說還差。沒有情節,角色缺乏特色,那這是一部大爛片嗎?有影評人給了D,也有影評人給了滿滿的四顆星。不一樣的角度,極端的評價。
天主教會指責這部電影瀆神,發動教徒在電影院的外面對著花錢要看的觀眾大聲吼叫。可是當媒體訪問組織這些抗議群眾的大頭,詢問他們在抗議電影中的那些表現時,他們說沒看過這部電影。「我們不需要在水溝裡游泳也知道它是臭的。」他們這樣為自己開脫。如果他們願意派幾個代表花點小錢做做情報工作,或許他們會重新考慮瀆神的指控。嗯,或許還是不會,天主教會是出了名的頑固。
我並不認為 Smith 有任何瀆神的意圖或表現。事實上,他是一個相當虔誠的天主教徒,在電影的最後表現出他對於上帝的堅定信仰。他在電影裡要表達的主題,嚴格來說只有一個:觀念 (idea) 比信仰 (belief) 更重要。觀念可以改變,但是信仰卻會凝結在人的腦袋裡。只要心中有神,並且相信這個神指引你做好事,這樣就很好啦,神是男是女,是黑是白,是圓是扁,又有什麼要緊?耶酥就不能夠像片頭的那個新塑像一樣,齜牙咧嘴地對著你笑,還伸出大姆指說「讚」嗎?(討厭宋楚瑜的人大概就不會喜歡耶酥要你投一號的)
Smith 把整個聖經系統顛覆得亂七八糟的:上帝是個愛打球的好動女子;平常人們如果沒有精神異常而聽到上帝的聲音,那都是她的首席天使代為發言,因為凡人無法承受她的聲音(我想是唱片公司無法忍受 Alanis 的聲音不能賣錢所以禁止她在沒有宣傳的陪同下說話唱歌吧? :p );耶穌是黑人,卻被寫新約聖經的人改成白人;第十三個門徒 Rufus 甚至因為他是黑人而整個從聖經裡被排除。 Smith 想表達的是對於聖經及教條盲目的信服可能是荒謬的。就像 Metatron 對 Bethany 所說的:「電視沒演的妳就不知道?」「真的天使在妳面前,妳卻跟我說電影裡沒演所以不相信?」電視跟電影不是絕對的權威,那為什麼聖經還有教會的教條就是呢?
Smith 的想法很單純而深沉,他的作品,這部電影《怒犯天條》,具有很高的原創性及突破性,就算不認同他的人也必須承認他一定有很大的想像力才能搞出這些玩意。可是他卻很笨拙地處理這些素材,一鼓腦地全丟進了電影裡,讓演員們一個個背頌長篇大論的異化臺詞,從問題直接跳到結論,既沒有循序漸近的邏輯支持他的結論,也缺乏情節來誘導這些推論浮現。每個人都好像政見發表會上限時發言的候選人,不知道在急什麼地趕快把結論帶出來,然後發現他其實還有時間,可是又不能回頭去推導他的論述,於是就只有不斷地重覆他的問題與答案。 Smith 要反對的是教條,可是他卻用說教的方式進行宣告,感覺相當諷刺。
於是整部片子就被嘰嘰喳喳的演說,充滿髒話(一堆F開頭的字)的「先知預言」,一籮筐的廁所幽默(包括一隻擬人化的大便惡魔從馬桶裡爬出來)所充斥。一開始還覺得挺新鮮的,但是片子過了一半以後我就變得有點不耐煩,不知道還要多久主題才會浮現;再過了十五分鐘,我開始衷心地希望電影趕快結束。超過兩個小時的片長實在是太累贅了,如果能夠砍到九十分鐘以內,再用一點情節代替重覆的演說,這部電影的表現手法就勉強及格了。
我認為這部電影還蠻新鮮的,中心思想也很棒,想要拓展自己的觀影經驗的人應該不會後悔看這一部「難得政治不正確」的電影;而對於那些重視電影美感,運鏡技巧以及美學形式的人,千萬不要想不開去租 VCD ,這可能對你的健康有害。我個人認為最能夠欣賞這部電影的是擁有一顆開放的心,並且與上帝分享幽默感的天主教徒,在不嚴肅以對的心情下可以得到最大的觀影樂趣。但是有這樣的天主教徒嗎? @_@
(寫作日期: 29 March 2000 轉載自:Beka's Partheno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