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9日 星期六

由心靈病房看生命價值!

心靈病房演員艾瑪湯普遜是位在英詩教學上一絲不茍、又有點不近人情的貝寧教授,無意間發現自己罹患移轉性的卵巢癌;貝寧教授很鎮靜的的接受這個診斷,向來尊重學術研究的她,允諾接受「實驗性的化學治療」-八個月全劑量且殺傷力最強的化學治療,並簽下協議書。在貝寧教授褪下講台上的光環,她只能躺在病床上毫無尊嚴地接受各種化療,任憑死神一步步逼近她。然而,她的醫生傑森亦是她昔日的學生,及另一位善良的護士長蘇西,卻為她即將枯槁的生命,帶來一次全新深沉的省思,「死亡,不是件榮耀,雖然人們總視為敬畏可怕的象徵,死亡不過是生命的暫停,卻可能是另一個旅程的開始。」

  向來執著、苛求、不容妥協、不輕易放棄挑戰的貝寧教授,躺在病床上毫無尊嚴的接受各種治療與檢查,然而她必須捱過八個化學治療療程的痛苦。第一個療程之後就發生落髮,不斷地嘔吐,並自我解嘲的稱自己都快把腦漿給吐出來了。期間伴隨著她渡過許多長夜磨難並成為精神依歸的竟是幾首英詩對死亡內涵的詮釋:「死亡,你不必驕傲,雖然人們視你為敬畏可怕的象徵…」;「憑藉著智慧來戰勝他的敵人,最終在於能跨越生死和永生的藩籬…」。這些詩,不斷的讓他回憶起恩師愛絲佛教授,在她求學階段給予諄諄的教誨:生命的真諦,在於走出內心的世界,與人互動。然而她卻選擇回到圖書館,繼續鑽研於文學領域。

  她的主治醫師及助理醫師傑森(貝寧教授昔日的學生),在治療癌症的領域皆屬頂尖一流的佼佼者,卻扮演著盡責且冷漠的角色,而貝寧教授在冗長而又孤獨、恐懼、憂慮、煎熬的療程中,始終得不到他們心靈上的關懷。透由傑森醫師的身上,她彷彿看到自己過去對學生嚴格、不近情理、不肯通融的真實自我,懺悔之意油然而生。而善良的護士長蘇西,在她即將枯槁又渴望被愛的生命中,給予真誠的關懷,為她的生命注入了一股暖流。

  最後,當貝寧教授嚐盡各樣身心的煎熬後,她的老師愛絲佛教授來探望她,一個充滿憐愛的老母親,她的憐惜自然而不矯情,伴隨著深切的同理。貝寧在她的懷中就像一個受盡委屈的小女孩,終究有人瞭解她、給她安全感。貝寧教授最終伴隨著約翰道恩的詩沉靜地走了,展現了生命的力量與價值。

<心得感想>

  貝寧教授在八個月痛苦的療程中,擁有堅毅的生命力去面對病魔,但總是孤獨的去承受,沒有多人來探望她,這真的是令人很難堪的事啊!

  貝寧教授雖然在英詩教學的領域上擁有權威的地位,但卻是個一絲不茍、又有點不近人情的老師。她專攻十七世紀約翰道恩的詩,卻不知道生命的價值、生命的真諦不能從課本去尋找,而是要去擁抱人群、擁抱生命。如同電影「心靈捕手」中,羅賓威廉斯在開導麥特戴蒙時說的話:『如果我問你戰爭,你會引用莎士比亞的話,但你不知道那種朋友死在你懷裡的感覺:如果我問你愛情,你會引用十四行詩,但你不知在女孩子懷中的幸福。你是天才,但你也只是一個嚇壞了的孩子。』

  她的恩師愛絲佛教授,在她求學階段就試圖告訴她諄這個道理:生命的真諦,在於走出內心的世界,與人互動。然而她卻選擇回到圖書館繼續鑽研於文學領域,將自己和人群之間,築了一道牆。在《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一位得了ALS症(肌肉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的老教授,在逐步邁向死亡的同時,決定在最後時光咀嚼人生的甘美,度過人生最後的旅程,他說的話,正是給人們最好的禮物:『生命若要有意義,就是全心投入去愛別人、關懷你周遭的人,去創造一些讓你活得有目的、有意義的事情。』發現自己生病前的貝寧教授沒辦法發現這個道理,對自己要求完美、對他人要求嚴厲,不能敞開心胸去關懷別人,也不能了解世上沒有人是完美的。諷刺的是,當她遇見她的醫師傑森,這位她昔日的學生,把她當成實驗的活標本,用理性的態度分析她病情的發展,用科學的方法記錄抗癌的劑量多寡的效果,對她只報著醫病的態度。醫療過程盡是冷漠,就連影片最後貝寧教授呈現休克狀態時傑森對她進行急救的理由都只是因為她是一位實驗病人,而不是出自內心真正的關懷。貝寧教授在傑森的身上彷彿看見了過去的自己,嚴苛、冷漠,不會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替他人著想。『折磨她的不是疼痛,而是失去人性的尊嚴』。貝寧教授在此時才終於能夠明白,在病床之前,沒有身份地位貴賤的分別,有的只是與病痛長期抗戰的煎熬與痛苦。

  然而,當自然科學發展到極致時,應深刻走入病人的心靈。當癌症到了末期,即使使用高科技的醫療措施,也只能延長病人的瀕死期。

  我想,此刻最迫切地該是「深度的關切」或「關懷的技術」,才能為臨終病人帶來心理的慰藉。臨終病人以自身的病苦,活生生地向我們 演說著人生的無奈與痛苦,這是對我們最真實的啟示,激起我們對生命的認知、對人生的覺悟。同時,在學習幫助臨終病人,就是開始對自己的臨終負責。在臨床工作中,面對他人的生死,早已是常事了。然而,如何能讓自己成長的最佳方法,莫過於關懷臨終病人,因為他讓你對於死亡做最深度的觀照和反省。當你關懷臨終病人時,你會深刻地瞭解,人生最重要的課題也許就是解決生死大事。

  貝寧教授因為接受「實驗性的化學治療」-八個月全劑量且殺傷力最強的化學治療,並簽下協議書,所以她承受的病在治療過程中所承受的痛苦是其他癌症病人的好幾倍。但她因為沒有親人、朋友,在這痛苦煎熬的過程中,沒有人可以當她的肩膀,給她依靠。但是上天並沒有忘記她,為她派來了一個天使護理長蘇西。蘇西在她生病的這段期間,除了給予她上生活上實質的照顧外,更給予她精神上的安慰與支持。劇中護士長蘇西與貝寧教授一起吃冰那一段尤其感人。那時的貝寧教授其實已經所剩時日不多了,冰棒是少數她能吞嚥的食物,護士長蘇西給她冰棒時,她邀請護士長蘇西一起坐下來吃冰棒。這時蘇西與她談論死亡,讓貝寧教授要有心理準備,在有心理準備的狀況下,貝寧教授可以自己決定面對死亡時不要急救。貝寧教授也清楚明白自己的病情並沒有好轉,決定放棄臨終前不必要的急救,以減少死亡前的痛苦折磨。護士長蘇西在貝寧教授生病這段期間給予的溫暖陪伴,讓她深切的體會到人在軟弱時,多麼需要他人的溫情與體諒。

  在末期癌症病人是最需要得到身體、心理、靈性的平安。

身體平安:
所有症狀減至最少,疼痛減至最輕。對於病人的症狀,應給予積極的處理,而病人的身體也能夠保持整潔,此外應避免再讓病人受其他非必要的醫療造成的痛苦。

心理平安:
家屬需要時間與病人在一起。一起回憶過去的生活史—日記簿、生活錄影帶及照片;幫助進行病人回憶,讓病人不覺得孤單,反能藉著回顧過去而感到一生的日子過得很紮實,很有意義。甚至,可以幫病人能夠解除過往生活中的衝突。此外,能讓病人能夠好好的交代身後事﹙包括物質的、社會的告別,及靈性上的﹚,讓他無所遺憾!

靈性平安:病人能找到心靈的歸宿,不再害怕死亡是很重要的。

  癌症病患在經診斷及決定接受治療的過程,往往是漫長及痛苦的。在「心靈病房」中,醫師面對教育程度高的貝寧教授時,是否可以詳細解釋病情及說明癌症療症將發生的狀況?而病人是否真正地瞭解醫師所表達的意思?在台灣現今醫療體系中,醫師與病人的醫病關係仍有待努力。「心靈病房」針對癌末病患的心靈探索非常深入,然而也讓我們看到在多數時候,病人的存在是沒有尊嚴的。在劇中醫師只在意「病」,而非「人」;使得那老以冷靜權威的語氣教人要堅強的資深醫師,以及以研究為依歸的實習醫師,從未真正停下腳步停、看、聽病人需求。面對癌末病人,「尊重需求」這或許是基本的期盼。在劇末當傑森發現貝寧教授死亡時,一方面基於醫生救人的職責,一方面是因為貝寧是他的研究對象,少了貝寧,意味著他所在意的癌症研究成果的中斷,所以當下決定要急救。但護理蘇西為了貝寧教授的遺願,阻止了傑森,不讓貝寧教授承受病痛的折磨,也讓她走的有尊嚴,安寧離開人間。貝寧教授還是走了,但憑著她的智慧,在最後的這段日子裡,她在生命與死亡間找到自我。

  關於人生,我們正經過生老病死無法避免,汲汲營營所尋何事?是混混沌沌終老而死?還是名利皆得風光而亡?但最公平論階級每人均會病或死。在觀看〝心靈病房〞後有更深的領悟。面對死亡要慎重,要慎思死亡和生命的關係及其對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死亡是生命的「終生大事」,甚至比「終身大事」更為重要,因為此生不重來,焉能不慎重以對呢?大部分人不敢、不願意、也不知道如何面對死亡。不過,這並不稍減死亡陰影對每個人的籠罩。「人人必死」的事實,不但不會隨著時間的消逝而消失,還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愈發顯得真實迫切。非但如此,生死問題看似遙遠,卻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能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死亡是生命無可避免的事實,而且可能會毫無預警地降臨。所以有朝一日想從容地人生謝幕,真該謹慎面對「生死大事」。

  所幸我們能在清醒的時候,從容面對「生死大事」。

社會期
  此期病人的心智運作以自我實現為基礎,雖病人身體經歷癌症的干擾,但心智的運作卻能夠保有原先的自我。劇中貝寧教授在社會期會計較藥物的劑量,擔心在工作上未完成的事及文學研究。在初期的檢查過程中會在意自己的形象及外在;也能暫時退出社會角色,處理一些後事或其他事務。社會期是病人在世的最後社會階段,我們可以看到病人會為社會事務煩心,但以漸漸接近放手的階段。我們應盡力、盡心幫病人解決身邊所擔心的事務。

轉換期
  病人身體漸漸的衰敗將病人帶入轉換期,病人的整個身心靈處在一個無所適從的狀況。病人會有卡在「世界時間」的進出之間,進退不得;病人逐漸發現自己進不了世界,可是心智自我依舊還投向世界,身體的整體性變差,被卡在身體的統整與失整之間,有著非常疲累的鉛錘感。劇中貝寧教授在此期心靈轉換明顯。

病沉期
  貝寧教授在此期放棄與社會互動,轉以病為生活的重心;整日無所事事的躺著,睡眠愈來愈長,病房中的電視不再演出,以病體時間過日子,關係疏遠的會被過濾掉,只剩主要照顧者。劇中蘇西護理長在此期,除了給予貝寧教授生活上實質的照顧外,更給予精神上的安慰與支持。

邊界經驗
  在病人的病沉期逐漸前行,病人身體持續變差,身體會出現一些狀況,如發生不能呼吸、昏厥或出血等短暫瀕臨死亡的情況,這足以讓病人直接體驗到死亡的臨近,我們將這種迫近到死亡的身體經驗,稱之為「邊界經驗」。

背立/轉向期
  在這階段病人會關掉與外在世界正在經驗的事實,眼前正在體驗的東西正在斷離,不再以認知來認識死亡,即進入死覺,不再知死。朝內轉向不再與外界勾連,以單字或點頭搖頭表示。世界不再是我的,無法描述痛苦,劇中貝寧教授承受著巨大疼痛卻無法真切的表達。

擬象轉換階段
  病人看到我們所看不到的東西,彷彿進入魔幻世界,並待之如真實地與之互動。當病人經過背立轉向期的變化之後,病人無法在回去「認」原來的世界,而進入所謂的「死覺」的存在模式之後,病人所呈現的是另一種存在我們越來越難以理解的現象;對生命將有不自主的回顧,言語的表達及行為的表現,將令床邊的照顧者非常難以瞭解病人的表現。貝寧教授在此期不斷對過去所相處的父親、學生、師長的互動,在內心深處不停的回想並對生命有不自主的回顧及反省。

深度IT期
  通常在此期病人已進入生命的終點,完成無法和外界互動,呈現近似昏迷的狀態,只剩下身體基本功能的表現和需要。

2010年5月28日 星期五

《死亡詩社》

《死亡詩社》(Dead Poets Society)這部影片本身就是一首激情的詩,作者以純淨的電影語言講述了一個與自由、生命及傳統有關的故事。

影片主題以協奏曲似的起承轉合構成:蒙昧(開學典禮)──解放(基廷出現)──鎮壓(尼爾之死)──覺醒(托德挺身而出)。在威爾頓教會學校---這所衝斥著教條,古板氣息的古老學校裡,生活在期間的每一個人,要忠實於自己的性格需要極大的勇氣,要釋放自己的感覺更需要膽量。導演彼得•威爾從一開始就用鏡頭語言暗示觀眾衝突與變奏的在所難免:高聳肅穆的英式建築對比著開闊遼遠的自然風光,古板老成的老師們對比著稚嫩懵懂的新生,甚至學生們持重的裝束、恭順的態度也與他們眼中靈動跳脫的神情暗相對比。

而哼著小曲走進課堂,又把大家帶出課堂的基廷先生,猶如一條在鰻魚裡面攪出生氣來的泥鰍,他熱愛文學和人生、鼓舞年輕人去發現嶄新的生命。第一節課,他便用“seize the day”〝抓住每一天〞的警句激發學生去發現自己,努力做自己想做的事。第二節課,便讓大家撕去關於詩的界定的那幾頁,以讓大家接近真正的詩和生活。另有一系列充滿生機、別出心裁的授課方式:跳到課桌上來“換一個角度看問題”,通過走路方式來研究“一致性與個性”。總之,基廷先生的教學宗旨是:反對教條,鼓勵各抒己見。努力發掘學生的生命意識及對生活的熱愛。基廷先生希望教出的學生有自己的思想,而不是傳統教育培養出的那種千篇一律的人物,在這一點上,就像陳凱歌影片“孩子王”中的老桿。

從學生的反映可見老師的巨大影響在起作用:一貫順從父意的乃爾大膽追求戲劇,奧維德向自己想愛而不敢愛的女孩求愛,就是一向膽小,被戲稱為“小鼴鼠”的托德也在基廷的激將之下湧出連貫的詩句。最重要的影響可以說是“死亡詩社”。“死亡詩社”是一個象徵,一種理想。在這裡,每個人都可以盡情發揮自己的詩情,讓情緒自由流淌。所謂“死亡”是冊許的死亡,是規整,呆板的庸常人生的死亡。這種“死亡”境地是影片的靈魂所在。

影片的最終,以乃爾的自殺,基廷的被革職告終,死亡詩社消解於秩序之中。這說明基廷向傳統教育制度挑戰的行為是秩序所不允許的,甚至是不能容忍的。枯燥刻板的英語教學再度回復,看起來保守力量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那麼,是否基廷的作為只是轉瞬即被遺忘的過眼煙雲呢?如果是那樣,影片的架構與一般好萊塢情節劇的平衡--打破平衡--恢復平衡的結構就沒有區別了,而這部影片的最激情一筆在於結尾:在最後的樂章中,基廷先生即將離開,正是平日最為窩囊的托德敲響了青春覺醒的最強音。他在校長面前,毅然躍上課桌,飽含激情地喊出──噢,船長,我的船長!這是神來之筆,意味深長。在恢復的平衡之後的不平衡:死亡詩社解散了,老師離開了,但所有觀眾都看到基廷的教育成功了,其充滿人性的自由思想已經發生作用,從最膽小到敢冒大不韙,托德的變化充分證明瞭這一點。愛和真理的種子已在年輕人心中生根發芽,他們終於學會了用自己的聲音喊出內心深處的咆哮。表面上,人可以回到常規生活中來,但接受過自由思想點化的心靈卻永遠閃著特別的光澤。而看著這些默默站在書桌上向他致敬、告別的學生們,眼含熱淚的基廷先生深情地道出:“謝謝,孩子們!謝謝……”。

影片以某種方式探討了自由的可能性,即通過不同的人物對成長與秩序的不同選擇。以乃爾、查裡、卡梅侖、托德四種為典型。乃爾本是“好”學生,聽話,順從父親。在“seize the day”的衝擊下,他逐步發掘了自己在詩歌和戲劇方面的天賦,這是一個生氣勃勃的少年,他在自由的可能下健康,積極地發展。而來自父權的壓力迫使他放棄理想,本來他可以隱忍,可以選擇暫時放棄,但這個純潔的孩子選擇了拒絕成長來逃避為傳統所改造的命運。而看上去就屬於大膽不羈一類的查理,是行走在秩序邊緣的人,對於基廷先生的警句,他的理解就是及時行樂做自己想做的事,於是斗膽易稿來冒犯成人們的尊嚴,他以近乎幽默的方式來接受懲罰,只是不能理解為何基廷並不讚許如此做法。最後,因為不能履行成人的遊戲規則,他被開除出局。卡梅倫則是那種永遠不會衝出秩序的人,影片以生動的細節描繪了他。照抄板書,見大家都撕了書才用尺中規中矩地撕去,愛打小報告。最後他選擇了順從秩序,甚至成為秩序的維護者,“只有兩種選擇,說出一切或被開除”,在交代的過程中,他回復了原先的狀態,重新做回一棵死氣沉沉的樹。而托德所受的影響是潛移默化。托德本來是一個天生膽小、不愛招惹是非、連說話都不敢大嗓門的好學生。在基廷先生建議大家依次站在教室前方的講台上,“換一個角度重新眺望世界”,不要人云亦云,要“發出自己的聲音……尋找新的觀點”的時候,托德是小心地走上桌子的最後一人。但在影片結尾處,他卻成了不畏校方淫威、率先踏上自己的書桌、為被迫離去的基廷先生送行的第一人。這也是影片所強調的,托德所代表的一類人會帶著已學會思考的頭腦靜靜的生長,在關鍵的時候做出真正的反抗。

《死亡詩社》並不像人們想像得那樣陰鬱悲傷。相反,影片懂得製造情緒與情調。前半部分幾乎可以說是歡暢淋漓的,平原,鳥群,皚皚白雪,還有頑皮淘氣的男孩子們,在他們親愛的“船長”基廷的啟蒙下,迅速豐滿著自己的精神世界。到“仲夏夜之夢”落幕,影片進入了感傷的段落。而人物性格的發展也有很大的起落,乃爾那樣明朗,積極,最後卻成為月光下自殺的悲劇少年;托德是那樣膽小,□腆,最後卻勇敢的反抗校長,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感覺。

影片鏡語優美。在別具一格的體育課上,生性□腆的托德在老師的督促啟發下克服了怯懦,被激發了靈感,他當眾賦詩,引來喝彩。足球場上,身著大紅運動衫的學生們在基廷先生的鼓動下,盡情地奔跑、追逐、嬉鬧,師生間的深情厚誼溢於言表。在金色的夕陽中,大家索性把基廷先生扛在肩上,開始狂歡似的繞場奔跑。在基廷先生的感染、啟迪之下,成長中的孩子們的心靈得到了洗滌和淨化,他們的精神境界已經獲得了升華……即使是自殺的段落,如水的月光,帶上花冠的少年,安靜的走下樓梯,好像走進一個寧謐的超凡世界,導演旨在創造的是一個生氣勃勃的,關於少年快樂與感傷的世界,也以此種方式加大了對傳統的壓制人的教育方式的批判。

一個有趣的說法也是一個有力的說法。影片有許多處理生動的情節段落,如基廷鼓勵大家撕書的場面,孩子們興奮地撕去書頁,下一頁是大寫的“poetry”,意味著經過這樣一種破除(對教條的破除),真正的詩(生活)出現了!

TouchstonePictures1989年出品
片長:124分鐘
編劇:湯姆•舒爾曼
導演:彼得•威爾
主演:羅賓•威廉姆斯(飾基廷老師)羅伯特•肖恩•雷奧納德(飾尼爾•佩裡)埃森•霍克(飾托德•安德森)

榮獲第十六屆凱撒電影節最佳外國片(1991)
第六十二屆奧斯卡最佳原著劇本(1990)
第四十三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電影配樂(1990)
第四十三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1990)
第四十三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原創歌曲(1990)

2010年5月25日 星期二

Dogma《怒犯天條》

“上帝是个女性。”

“耶稣是个黑人。”

“先知诺亚是个酒鬼。”

在一部无厘头纯粹恶搞的电影中出现这样一些颠覆传统的观念的举动,人们大可一笑置之。这样的电影对无神论来说,完全可以作为饭后谈资来调侃;对于虔诚的基督徒来说,也可冷眼视之,这样的娱乐电影也不可能动摇自己的信仰基础。但是,《怒犯天条》并不是这么简单的电影。在电影中各角色的本是搞笑的无厘头语言,却触及了人类自身存在的本元。稍微有心的人都能体会出在这种电影语言背后的智慧和哲理。这种智慧和哲理占据在人们的潜意识之中,他们无暇甚至不屑于触碰这些原本顾及到自身命运意义的智慧和哲理。然而,当人们试图从电影中获取娱乐元素、在随着电影的无厘头语言而爆笑时,无意中却受到这种智慧和震撼:不管是基督徒还是非基督徒,不管是有神论者还是无神论者。这也难怪这部电影受到宗教人士的抗议了。

一、形式的外衣

除去开头所提到的无厘头之外,《怒犯天条》还制造了大量的噱头:比如缪斯女神是个酒吧女郎,两位先知是性滥交者,最后的后裔是位堕胎所的女医生,那位话痨先知总是在喋喋不休地宣扬着自己的性理论。一些脏话在天使和先知的口中肆无忌惮,等等。在这些花里胡哨的无厘头之外,导演并没有对画面有独具匠心的构思。在一部具有魔幻(或折说神幻)色彩的电影之中,电脑特技的画面仅限于天使的翅膀和上帝的几束光而已,所谓的死神只不过比常人多长了两只角。情节构思简单粗糙,甚至有些不能自圆其说:生猛有力的那位沉默先知毫不费力的将两位堕天使掷出车厢,让人以为有神赐魔力;而在教堂一役中,一位堕天使就将包括两位先知在内的一群人打得落花流水。好在电影借助了宗教的神幻色彩,好在这只是导演借以吸引观众的形式外衣。形式的外衣下面的哲学和智慧或许让哲学家们不屑一顾,但对吾等平凡人而言却无异于当头棒喝,有醍醐灌顶之感。这正是这部电影的伟大和不可超越之处。导演之意在言外。


二、存在的前提


电影的故事始终都是在围绕着一个核心而推进。这个核心就是:要阻止两名堕天使企图通过教堂的神洞而进入天堂。这个理由是否也是导演有意制造的一个噱头呢?这个理由在电影中由天使长和最后的女后裔之间的对话来表现:


“如果他们成功了,他们就逆反了上帝的旨意。现在听仔细了,这一点非常重要:世间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是建立在一个前提上??上帝是完美无暇的。证明主错了,会反转现实中的一切,上下易位,黑白颠倒,存在将化为虚无。简单来说,如果他们进入了那间教堂,他们就会毁灭世界。”

在这个情节中,电影忽然变得肃穆而庄重,使人能够体会到天堂和世间的距离。导演为何要这样刻意而为之呢?

当我第二次看到这个情节时,似乎突然明白了导演的伟大构思和深刻寓意。人类的存在必须有一个前提,因为人了既然为“上帝”所创造,那么人类就必须承认这个“上帝”的完美无暇。那么在这里,这部宗教电影已经超越宗教的范畴了:这正如牛顿在论证天体运行规律时意在论证上帝的存在、伏尔泰认为如果没有上帝我们也必须要创造出一个上帝,一样。在这里你就可以将“上帝”理解为你所认为的一切:规则、理性,等等。如果这样说你还觉得不可理解的话,我就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就会明白承认人类存在的前提是多么必要:如果你是无神论者,我们就暂且把这个上帝理解为“自然”吧。“自然”创造了人类,或者说“自然”产生了人类,那么这里就有一个前提:“自然”必须是存在的,至少适合人类居住的“自然”是必须存在的。如果人类否定了这个前提的存在,就必然会遭受灭顶之灾!现在,“自然”这个“上帝”已经让骄傲的人类付出了代价??这个脆弱的地球越发的危机四伏环境恶化、人口压力、人类制造的核子弹可以将自己的种族灭绝,等等。所有这一切问题的存在,其根源都在于这么一点:人类忽略了自己存在的前提。

如果这部电影能够使观众意识到这一点,如果读者能够从这篇文章中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将这部电影称之为伟大的电影,将影片的导演称之为伟大的导演。这种伟大正是在于,他给了骄傲的人类一个善意的提醒,不要忽略自身存在的前提。在这里我们就可以把影片的导演一个睿智的哲人,而不是一位恶搞者。

三、为何而存在?

在影片的最后,最后的后裔向女性上帝提出了一个人类的终极问题:我们为何而存在?这种问题的极具危险性的。这是一个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开始开始思考而至今都没有得到确切答案的问题。所以,影片中的上帝并没有直接回答,而只是顽皮的、意味深长地用手指点了一下她的鼻子。如果观众有足够细心的话,就会发现作者是在试图回答这个问题的。下面笔者就试图梳理一下这部影片回答这个问题的线索。

1.在影片开始时,最后的后裔问天使长:他(上帝)是什么样子?天使长回答:很孤独,经常来到人间,有特有的幽默感。”

2.最后的后裔贝萨妮.斯洛恩质问天使长:当一些不易察觉的细小病痛逐渐损坏了我的子宫时,上帝到干嘛去了?当我丈夫决定他无法再和一个不能帮他养育孩子的妻子一起生活下去的时候,上帝干嘛去了?让主见鬼去吧。


3.堕天使总结人类的特点是:有良知,和短暂的生命。

4.当最后的后裔贝萨妮.斯洛恩得知自己怀孕时,自己的信仰危机马上消失了,说自己的信仰“已经多的快要承受不住了”。

这些情节很让人疑惑,却是解决这个问题(为何而存在?)的钥匙。如果试着用这个问题的答案来解释这些情节时,我们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影片对这个问题的解读只有一个字:爱。

上帝为何孤独?为何会来到人间?似乎只能有这一点来解释:上帝缺少爱。上帝来到自己创造的人间和孩童玩弹珠游戏,即是为了感受这种纯洁之爱。贝萨妮之所以产生信仰危机也是同样:她感到自己被爱抛弃了,于是便认为上帝抛弃了她。她怀孕的时候,体验到了自己的爱失而复得,于是说自己的信仰多得已经快要承受不住了。

堕天使失去翅膀之变成人类之后,在上帝面前幡然悔悟。影片似乎在向人类指明:人类,只有人类才具有良知和至爱。我想,这也正是这部无厘头影片背后隐藏的主题。然而,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人类逐渐失去自身存在的前提的现在,人类能否实现对自身良知的救赎呢?


兩個被上帝放逐的天使找到重回天堂的方法:通過天主教會許諾赦免任何罪惡的拱門。然而這樣做會證明上帝也會犯錯,進而造成世界毀滅,因此他們必須被阻止,這個任務降臨在耶酥僅存的後代身上,她在兩個想著要跟她打炮的「先知」,從天而降全身赤裸的基督的第十三個黑人門徒,以及創作出近年來二十部最賣座電影其中十九部的繆思的幫助下展開她的拯救世界之行...

一九九九年,什麼都要講求政治正確的年份,我們卻看到了政治最不正確的電影《怒犯天條》。翻譯得很不錯,但不是因為電影的內容,而是它似乎惹毛了很多虔誠的天主教徒。它不是在電影裡而是在電影外怒犯天條。

我們還是先來看看電影本身好了。看到一長串的演員名單,有找到你喜愛的演員嗎?千萬千萬不要因為你喜歡那個演員才來看這部電影。在裡面沒有任何一個角色有足夠的時間及機會發展出特色。那情節呢?這個宗教狂想曲的故事性平板得像嘉南平原的稻田一樣,或者是一個三流的國產軟體公司寫出來的三流 RPG ,故事的架構比我國中的實驗小說還差。沒有情節,角色缺乏特色,那這是一部大爛片嗎?有影評人給了D,也有影評人給了滿滿的四顆星。不一樣的角度,極端的評價。

天主教會指責這部電影瀆神,發動教徒在電影院的外面對著花錢要看的觀眾大聲吼叫。可是當媒體訪問組織這些抗議群眾的大頭,詢問他們在抗議電影中的那些表現時,他們說沒看過這部電影。「我們不需要在水溝裡游泳也知道它是臭的。」他們這樣為自己開脫。如果他們願意派幾個代表花點小錢做做情報工作,或許他們會重新考慮瀆神的指控。嗯,或許還是不會,天主教會是出了名的頑固。

我並不認為 Smith 有任何瀆神的意圖或表現。事實上,他是一個相當虔誠的天主教徒,在電影的最後表現出他對於上帝的堅定信仰。他在電影裡要表達的主題,嚴格來說只有一個:觀念 (idea) 比信仰 (belief) 更重要。觀念可以改變,但是信仰卻會凝結在人的腦袋裡。只要心中有神,並且相信這個神指引你做好事,這樣就很好啦,神是男是女,是黑是白,是圓是扁,又有什麼要緊?耶酥就不能夠像片頭的那個新塑像一樣,齜牙咧嘴地對著你笑,還伸出大姆指說「讚」嗎?(討厭宋楚瑜的人大概就不會喜歡耶酥要你投一號的)

Smith 把整個聖經系統顛覆得亂七八糟的:上帝是個愛打球的好動女子;平常人們如果沒有精神異常而聽到上帝的聲音,那都是她的首席天使代為發言,因為凡人無法承受她的聲音(我想是唱片公司無法忍受 Alanis 的聲音不能賣錢所以禁止她在沒有宣傳的陪同下說話唱歌吧? :p );耶穌是黑人,卻被寫新約聖經的人改成白人;第十三個門徒 Rufus 甚至因為他是黑人而整個從聖經裡被排除。 Smith 想表達的是對於聖經及教條盲目的信服可能是荒謬的。就像 Metatron 對 Bethany 所說的:「電視沒演的妳就不知道?」「真的天使在妳面前,妳卻跟我說電影裡沒演所以不相信?」電視跟電影不是絕對的權威,那為什麼聖經還有教會的教條就是呢?

Smith 的想法很單純而深沉,他的作品,這部電影《怒犯天條》,具有很高的原創性及突破性,就算不認同他的人也必須承認他一定有很大的想像力才能搞出這些玩意。可是他卻很笨拙地處理這些素材,一鼓腦地全丟進了電影裡,讓演員們一個個背頌長篇大論的異化臺詞,從問題直接跳到結論,既沒有循序漸近的邏輯支持他的結論,也缺乏情節來誘導這些推論浮現。每個人都好像政見發表會上限時發言的候選人,不知道在急什麼地趕快把結論帶出來,然後發現他其實還有時間,可是又不能回頭去推導他的論述,於是就只有不斷地重覆他的問題與答案。 Smith 要反對的是教條,可是他卻用說教的方式進行宣告,感覺相當諷刺。

於是整部片子就被嘰嘰喳喳的演說,充滿髒話(一堆F開頭的字)的「先知預言」,一籮筐的廁所幽默(包括一隻擬人化的大便惡魔從馬桶裡爬出來)所充斥。一開始還覺得挺新鮮的,但是片子過了一半以後我就變得有點不耐煩,不知道還要多久主題才會浮現;再過了十五分鐘,我開始衷心地希望電影趕快結束。超過兩個小時的片長實在是太累贅了,如果能夠砍到九十分鐘以內,再用一點情節代替重覆的演說,這部電影的表現手法就勉強及格了。

我認為這部電影還蠻新鮮的,中心思想也很棒,想要拓展自己的觀影經驗的人應該不會後悔看這一部「難得政治不正確」的電影;而對於那些重視電影美感,運鏡技巧以及美學形式的人,千萬不要想不開去租 VCD ,這可能對你的健康有害。我個人認為最能夠欣賞這部電影的是擁有一顆開放的心,並且與上帝分享幽默感的天主教徒,在不嚴肅以對的心情下可以得到最大的觀影樂趣。但是有這樣的天主教徒嗎? @_@

(寫作日期: 29 March 2000 轉載自:Beka's Parthenon)
 

2010年5月21日 星期五

《心理醫師》~接受現實是最好的藥物

分類:電影賞析
2009/12/04 14:39

電影《心理醫師Shrink》以一個生活在洛杉磯地區的酗酒心理醫生為主角,描述了其形色各異的患者,以此來折射洛杉磯普通人的生活。近年來幾乎拿配角當正業的Kevin Spacey一眼相中了此片劇本,提拔了電視劇導演Jonas Pate來編導,他則出任製片人兼主演,一心要突破演技。此片對白佳句不斷,更有Robin Williams等重量級甘草加盟。此片在聖鄧尼斯電影節上映時,獲得了不少業內人士的好評。

也許是期望過大了,看算是看懂了~﹗ 人物關系也算是弄明白了......想來亦是部很糾結的內心戲,沒有極端壓力下的心理扭曲與受到過重大人生變故的人很難體會裡面的人物並產生共鳴。失去親人,喪偶,超強工作壓力,中年危機,鬱鬱不得志,成名過早,明星壓力......好萊塢眼皮底下的小強們在全世界鎂光燈聚焦投射下活在陰影處的眾生相!!

壓抑始終要爆發,喪偶后靠毒品麻醉自己,面對焦頭爛額的工作還是自己專業領域裡的問題,弦是太緊了,可是當局者迷也。美好的東西失去了,抓得緊而不放,人的內心容得下多少東西呢﹗﹗有時候記憶也需要飛翔的......人都會出現心理上的問題,心理醫師也不例外。賣毒品的也許就是史派西的傾訴對象。該劇中人物的關係也超出了一般的醫生與病患的關係,亦師亦友一樣~﹗這是部關於心靈解脫的電影。

結局算來了個完美,各自找到了退場門。苦拼兩年做牛做馬也有出人頭地的一天,溫飽都成問題的劇作家也寫出大作,小女孩也不再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並交到了朋友,銅臭味的老板也有夠意思的一面,解除毒癮敢于面對自己的問題也開始放下過去開始尋找新的生活......可一起還是來得那么低調,沒有給人釋放的感覺~也許人生就是這樣!!


心理題材,值得一看﹗
瀟水居士

專門從心理問題角度影片的產量非常少;片中心理問題都是很常見的。片中人物雖然都有心理問題,但是對自己生理傷害和對社會影響都很小,工作生活基本正常,所以不是心理疾病。雖然整個片子沈悶,卻也和諧。本片從心理醫生(咨詢師)的角度,來描述和詮釋現代人心理的常見問題和表現,而心理咨詢師也存在同樣的心理問題。

電影公司頭家患有強迫症,潔癖,作家屬於懷才不遇,屢屢失敗,也有過心理問題,羅賓威廉姆斯這次沒演心理醫生而演病患《驕陽似我,死亡詩社也值得一看》。他們多數都是因為失去愛而導致的心理問題,彼此又想找到解決的辦法,總想依靠他人解決,結果發現,連心理醫生都有問題--心理醫生說自己的話都是狗屁。

本人認為片的提出的問題和思考的關鍵在于心理醫生和賣大麻的對話。醫生問大麻兜售者,賣大麻有沒有想過的幫助感受,大麻者回答,沒有,其實其潛台詞就是︰心理醫生跟賣大麻的一樣,賣的是一種精神鴉片,心理醫生都麻木了,其實並不能真正能解決購買者的問題,那只是一種鴉片。心理醫生以此已經對心理醫生這個頭銜,覺得沒有意義了,因為他似乎沒有幫他的顧客解決任何問題,自己卻陷入妻子自殺引起的抑郁之中,電視採訪時候,他的異常行為恰恰說明這一點,心理醫生也解決不了別人的問題,解決不了自己的問題,關於心理醫生自己寫的關於福祉的那本書,只是忽悠人而已。

而解決問題的核心,就是心理醫生父親的那句話“每個人看到領航者剛到欣慰,其實,人應該先自救”。導演演繹了佛教禪宗的基本思想,就是他們自己找到了自我,佛,其實就在自己心中,關鍵看你有沒有去拋棄過去的痛苦,不把它作為包袱,勇敢面對豐富多彩的人生,找到自己人生的意義。人不應該總懷念過去和逝去的愛,把自己陷入無限的悲傷,苦惱之中,而是主動去愛自己,愛別人,這樣才不會陷入所謂的心理問題,而又能找到積極的人生意義。

片中唯一健康充滿愛的就是助理,她主動承擔妹妹的懷孕,毫無怨言的為電影公司頭家服務,還看認真看這個不知名的作家的劇本(包括處理那么多信件和滿足頭家多而挑剔的要求,毫無怨言),可以說是她的愛先拯救了這個作家,而這個作家透過寫劇本,拯救了所有的人,當然,這些人透過經歷了這許多的事情,也覺悟到了必須改變現狀,也只有自己去改變。最後,助理獲得了製片人的工作,恰恰是她導演了這一群問題人的劇本,她的愛促使了大家的覺悟。其實片中道理簡單而明了。

學心理學的,可以研究其中心理咨詢的技巧和心理醫生(咨詢師)與求助者之間的微妙關係。

這裡順便提一下《異度空間》--張國榮主演,其實也說明了同樣的道理,心理醫生很多時候也是有心理問題的,有時候能幫助別人,卻幫不了自己,可見心理醫生也是心理問題高發人群,所以心理工作者,應該多開放和承認自己的問題,與同行溝通解決,釋放自我,先自救,方可救人。

雖然,此片有老明星主演,但是因為題材的關係不會被一般人那么熱切關注,不過,有心之人,可以細看此片,去尋找積極的意義,看清楚墮落,酒精、毒品等麻醉自己帶來的是對生命的不尊重,得到的只有黯然逝去。

人生應該是這樣︰要清醒認識壓力,痛苦等負面心理原素,懂得把握自己,勇敢面對現狀,去愛自己,愛別人,未來會更加美好。人總是因為愛而迷失,也因為愛而找到方向﹗